秋高氣爽,丹桂飄香。10月29日,由德化縣委宣傳部、赤水鎮黨委政府、德化縣志愿者協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愛心廚房”文明實踐活動在赤水鎮永嘉村舉行。
阿公讀報 傳遞黨的好聲音
活動現場永嘉村熱鬧非凡,“愛心廚房”開飯前,69歲的退休教師許建成就先給村里的老人們來了一道“開胃菜”——讀報。“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們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和親和力的具體體現。我們永嘉村歷來有孝老敬親的優良傳統,鄰里和睦,相親相愛,這種好的傳統要代代相傳。”許阿公鏗鏘有力地發言,老人們個個認真傾聽。
為滿足赤水鎮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赤水鎮依托各村愛心廚房舉辦為載體,為老人設置免費讀報點,發動退休教師、鄉村醫生等留守老人志愿者加入讀報行列,不定期開展理論宣講教育活動,豐富鄉村業余文化生活,老人們熱情很高,時常用報紙上看到的新聞互相交流。
紅歌匯演豐富老人精神生活
“軍民心向共產黨,心向共產黨,紅心迎朝陽,迎朝陽……”活動現場紅歌飛揚,演出內容精彩紛呈,舞蹈《再唱山歌給黨聽》、本地小品《千年德化》、川劇變臉、噴火雜技表演等節目一個接一個,老人們掌聲、笑聲不斷。
活動現場的套圈圈趣味活動為老人們準備了牙膏、牙刷、洗衣粉等小禮品,老人們饒有興致地排起了長隊,一個個開心地抱著小禮品。“今天的老人太開心了,我們從來沒有舉辦這么大規模的活動,老人們聚在一起,互相問候、拉家常,其樂融融,看到村里的老人這么開心,我感覺組織這場活動很有意義,愛心廚房是一個很好的平臺,要持續的辦下去,我們希望今天的日子以后成為永嘉村永遠的愛心日。”永嘉村黨支部書記許華川說。
愛心服務,溫暖老人志愿行
“我們村比較偏遠,出行也不方便,理發要到赤水街上,今天在村里就能剪頭發,而且剪得很不錯,太感謝志愿者、感謝政府啦。”老人們發自內心地感謝聲回蕩在小小的臨時“理發店”內。
“心臟驟停,很快就會失去知覺,一般人的最佳黃金搶救時間為4分鐘到6分鐘,如果在4分鐘之內得不到搶救,患者隨即進入生物學死亡階段,生還希望極為渺茫。”中志協應急救援隊楊建業一邊講授急救知識,一邊實際操作演練??h醫院的志愿者們現場為老人開展愛心義診、愛心推拿。
校村結對共建助力發展
“永嘉村文化底蘊深厚,我們希望深入開展結對共建,共同辦好教育實踐基地、創作基地,不斷提高學校與農村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進一步創新、提升黨建等各項工作實效,形成互帶互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結對共建新格局。我們希望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全面體驗鄉村文化、農耕文化,讓更多的學生感受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變化。”德化一中副校長蘇詩川說。
“今天我們太激動了在自己的老家能看到我們學校這么多的老師到我們村來一起共建,今后我們也一定要帶更多的同學回老家體驗生活。”德化一中學生許昕言如是說。
鄉村文化:挖出來、說出來、傳出去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一個村落的發展,都有不為人知的歷史和傳說,或是一個歷史典故、或是一位人物、或是一個神奇的故事。隨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地位日益凸顯,但是鄉村文化并沒有在鄉村振興中得到全面發掘,導致了“千村一面”的現象再次出現。如何把每一個古老的村落背后的歷史故事講好講?德化縣相關負責人表示,只有把一個村的真實文化屬性,挖出來、說出來、傳出去,才能凝心聚力、形成共識,做成鄉村文化品牌。
活動期間,德化縣委宣傳部等多部門通過現場慰問和入戶慰問相結合的方式,為老人們送上慰問品、慰問金。(許國璽 陳巧靈 鄭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