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世遺城市、海絲起點,泉州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申遺成功后,泉州與世遺的事跡仍在延續,泉州正在努力打造世界遺產保護利用典范城市。
1982年,泉州入選首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2013年,泉州當選中國首屆“東亞文化之都”;2021年,“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從安居樂業的美麗鄉村,到出磚入石的閩南古厝,到飽經滄桑的名山、名寺、名橋、民居,甚至是市民日常的“古早味”美食……住泉州、逛泉州、吃泉州,古城的一街一巷都承載著歷史,一磚一瓦都寫滿了故事。這些歷史的“活頁”,在時光中慢慢沉淀,歷久彌新,成為泉州美的獨特氣質,與我們一起走向未來。
即日起,閩南網推出大型策劃欄目——《世遺泉州》,用文字與鏡頭的力量,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名寺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盡顯世遺之城的獨特魅力。
閩南網5月26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 洪方博濤 洪泓塬 蘇毓茹 文/圖/視頻)太陽升起,灑下粼粼波光,照耀著海邊生機勃勃的漁村。
在泉州的最東邊,有一個三面環海一面靠山的小漁村——惠安縣小岞鎮東山村。
迎風轉動的大風車,是這里的地理標志。站在村莊風車島的最高處,眺望著海天相間的地方,一艘艘國際遠洋貨輪,從這條繁忙的國際航道上駛過……
東山村有4200多人口,世世代代靠捕魚為生。他們依靠勤勞淳樸、吃苦耐勞的精神,用雙手創造出了如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航拍東山村
航拍東山村
吃苦耐勞的東山人 世世代代向海而生
4月底,盡管不是捕魚旺季,但碼頭還是一派繁忙。
下午時分,漁民們便開始在漁船上搬運貨物;岸邊的針車師傅手腳并用,忙著織補一張張大網,漁民說這是用來捕鰻魚的,先織好收起來,等冬天就可以直接拿出來用;遠處一艘大船上,幾個漁民正在修理拾掇船只,發出了敲敲打打的聲響,為下一趟的趕海做準備……
而岸邊沙灘上的白鷺,卻悠閑地踱著步子,時不時掠過水面,時不時站在船的旗桿上,猶如一個哨兵,守護著這個小漁村。
下午3點,捕魚歸來的黃師傅滿臉洋溢著笑容,“今天釣到一條10多斤重的鱸魚,還沒上岸就已經被人買走了……”。黃師傅告訴記者,凌晨5點他就開著小船出海了,在海上釣了幾個小時,總算收獲不小,妻子早已等候在碼頭,幫忙把船上的魚抬上岸,稱重、裝車,然后載到市場上去賣。
黃銀紅是東山村的網格員,她兒時最辛苦且最美好的記憶,便是跟著父母出海捕魚,“盡管捕魚是一件非常辛苦的活,但看到滿滿一船的漁獲,什么辛苦都忘記了,心里全都是歡喜。”
黃銀紅和自己的女兒
黃銀紅兒時最辛苦且最美好的記憶,便是跟著父母出海捕魚
黃銀紅說,村中有中小漁船86艘,大部分村民以捕魚為生;也有一些村民做小魚干、蝦仁干等副食品的加工,為游客們提供一些伴手禮。
每一趟出海,大約需要12個小時,午餐都是隨便帶點干糧、面包應付一下。“收獲不好說,時好時壞,看天吃飯。”說到討海的很辛苦,黃銀紅的父親黃炳芳說,“習慣了”。他黑黝黝的皮膚,笑起來很靦腆。從13歲開始,他便隨父親出海,轉眼40年過去了。
黃炳芳和女婿萬木錦一起出海
??吭诖a頭的漁船
黃炳芳已經捕魚近40年
幾十年來,他們向海而生,海風吹拂了他們的臉龐,細紋爬上眼角,將他們的雙鬢染成白色,雙手長滿繭子。歲月無聲,留下的卻是奮斗的痕跡與幸福的生活。